周五公布了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这次数据使用了新口径的M1,把居民存款放在了里面,所以M1一下就翻正了,同比增长了0.4%,但如果还是按照旧口径去看的话,是-5.7%,相比于12月-3.7%还回落了2个百分点,然后M2同比7%,增速也较上月回落0.3%。所以单从货币供应量来看,情况似乎不太乐观,央行选择在周五发布或许也有其考虑。
新增社融规模确实亮眼,达到了7.06万亿,新增企业贷款也高达4.8万亿,都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多多助手观察到,企业中长期贷款更是达到了3.5万亿,这是自2024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增长。不少人认为这是重大利好,意味着化债影响已经结束。
但是,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企业融资规模虽然增长了,但企业存款却没见好转。这意味着这些钱可能并没有真正流入企业,资金循环出现了问题。
居民信贷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新增4438亿元,但短期贷款减少了497亿元,同比多减40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但同比少增1337亿元。这说明购房热情依然低迷。
总的来说,1月份的数据受到春节错位的影响比较大。信贷数据有好有坏,不同领域的发展表现各异,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多多助手以为,居民端的低迷依然是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要判断经济形势是否真正好转,还得看看1-2月份合并后的数据,我们更关心的是M1的走向,它反映市场资金的流向,也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