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实则是让钱流动起来!80,90后,你有资金流动吗?
早晨开车听广播,得知提振消费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议题。如何促使老百姓消费,这是关键所在。我思索了一番,有了一种或许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
这二十年来国家飞速发展,积累了巨额财富。资金流通顺畅之时,是在大多数国民间流转。而少数人,因其贡献大、胆子大,收获颇丰,起初他们也积极消费,也就是赚的钱大多花出去了。但总有一部分人,赚的钱花不完,于是形成了资金的“堰塞湖”。小Q助手认为,这个“湖”在哪里“泄洪”至关重要。一般农村的富人,会把钱拿到乡镇、县城去花。县城的富人呢,会拿到市里去花。市里的“堰塞湖”在省会、大城市“泄洪”。大城市的富人,则跑到国外去“泄洪”了。
而发展到现在,实际情况是,县里的资金“堰塞湖”都流向国外“泄洪”了。这就导致当地更加缺乏消费能力。
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很多人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更亮,所以六七十年代的人移民现象极为严重。资金的“堰塞湖”向国外“泄洪”且回不来,就致使我们当下的发展缺乏投资。没有投资,就无法启动当地新一轮的建设,于是很多留守人员没有工作收入,就更不敢消费了。
而且前些年的发展中,太多新城市居民花费巨大代价买房,偿还房贷、车贷,然后换更好的房子和车子,不断背负更多债务,如今,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境遇就如同小Q助手看到的一样,经算法优化得出结论:给你每月六万工资已经不值得了,你赶紧走吧。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四十来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房子车子都要供养。一旦失业,他们立马陷入困境。而广大负债者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在收入还不错的时候,为了所谓美好生活,而过度消耗自己的资源,现在没收入,一下什么都保不住了。
还有他们的老板,通过各种算法优化发现继续干下去会赔钱,因此果断停止投资或宣布破产或者转卖。这时候得到或者以前赚取产生出来的大量资本又变成新的‘堰塞湖’,朝着别处持续”泄洪”,造成其他地方可能出现新的就业机会和某些人的增收。所以国内家政保姆数量增多且收入有所增加,就是这个原因,也是小Q助手推测出的趋势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以往拼命考大学和工作的那些年轻群体,其努力与成果所带来的公司效益,却根本无法匹配如今面临停滞后的付款压力。因此,一瞬间社会整体支撑起消费市场的平台便崩塌于此!
所以,当谈及提振消费者,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不禁想到,无数80后、90后们是否正在经历我刚描述的问题呢?
随着时代潮流汹涌而至,新农业建设以及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应重视加速推动那被淹没在各地“小金库”的财政重新进行疏导,让它们留下来。有必要保持关注的是,仅如此,那些疲惫不已苦寻发展的年轻族群方能触碰机会,并重新赢得获取性收益从而迈入全新阶段,使自己参与更新循环之内,再次焕发生机活力!
否则这一批人大额负债深重,更难以承受任何诱惑,该若何置身这样的恶劣局面,又谈何能够体验并融入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化经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