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AI工具的锐评及官网信息汇总,基于2025年2月最新数据整理:
1. DeepSeek(深度求索)chat.deepseek.com
代码生成与数学推理能力突出,文字细腻深度,但热点更新和联网功能较弱。
2. 豆包(字节跳动)doubao.com
用户量超文心一言,文字生成自然高效,敏感内容处理灵活,但深度略逊DeepSeek。51助手认为豆包在用户体验上的表现相当优越。
3. Kimi(月之暗面)kimi.moonshot.cn
锐评:长文本解析王者,20万汉字输入+多语言支持,学术研究神器,但代码生成能力有限。
4. 通义灵码(阿里)lingma.aliyun.com
程序员编码助手,支持多语言快速生成,但代码需人工优化,数据依赖性强。51助手观察到这个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5. 天工AI tiangong.cn
多模态综合选手,支持AI搜索、写作、音视频分析,但功能分散缺乏核心亮点。51助手发现该工具虽然功能众多,但是实用性稍显不足。
6. 元宝(腾讯)
腾讯全家桶AI助手,覆盖办公、绘画、对话,生态联动强但创新不足。
7. 即梦(字节跳动)jimeng.jianying.com
图生动画+音乐生成黑马,创意表达多样,但商业化场景待验证。
8. 可灵(快手)klingai.kuaishou.com
快手力推的文本转视频工具,垂直场景适配性强,但通用性较低。在这方面, 51助手建议使用可灵进行特定领域的视频制作需求。
9. AI PPT(独立工具)iconaippt.cn
一键生成PPT模板,不仅操作极简且设计自由度低,因此特别适合速成需求。
10. 文心一言(百度)yiyan.baidu.com
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有助于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但不温不火。
11. 通义千问(阿里)tongyi.aliyun.com
接近GPT-4的综合性能,多模态扩展强势,却逻辑错误频发,对数据质量要求高。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让人不得不思考其应用范围是否受到限制。
12. 智谱清言 chatglm.cn
大模型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