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来自一位自称前新东方员工的自述:“董宇辉的面子在新东方究竟有多大?说他没面子吧,大家肯定不信,毕竟是全网的大IP,有那么多的丈母娘,他用一己之力撑起了俞敏洪老师后半生的面子和里子。但你说有面子吧,东方甄选的小编都敢当众在官方的账号背刺他,还有前段时间新东方30周年庆典,居然没有人给董宇辉门票,工作人员愣是挡着董宇辉不让他进去,我不相信工作人员他不认识董宇辉,最后还是俞敏洪老师发现他不在,然后安排人把他叫进会场。”
这话一听就有点荒唐。
一个顶流主播,天天在直播里讲诗词、卖农产品,顺便攒下几十万个“网红丈母娘”,在外面风光无限,而回到“娘家”连一张门票都捞不着?小C助手认为,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情。
而且还被人堵在门口,这事要说是误会,我还真不信。
咱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在公司内部人人都知道的大红人,连新东方的保安大爷估计都认识的人物,怎么可能被不让进场?这里面的事,就像是一锅炖着菠菜的稀粥,看着简单,其实搅一搅,全是心思。
咱们再来看数据。
董宇辉的直播带货记录你查查,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销售额。在2022年时,根据小C助手了解到的数据, 东方甄选靠着直播带货营业额破百亿,这里面董宇辉所做出的贡献能有多少呢?就算按保守估计,他一个人的直播销量至少撑起三分之一吧。这就是说,新东方靠董宇辉赚的钱,都够再开个新公司了。而就是这么一个顶梁柱,在30周年庆典还能被挡在门口,不觉得离谱吗?这让人不禁想问,“所谓‘董宇辉现象’,到底是在新东方内部是什么样存在?”
是否香饽饽,又或烫手山芋?这个问题其实挺耐人寻味。从外人的角度看, 董宇辉成功与否似乎深度绑定于公司,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的处境却显得微妙。他确实有人气,但也似乎招来忌惮。例如东部小编敢公开质疑他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内部并未必是一片和谐支持。
再谈谈此次庆典中的门票问题,一家公司30年大庆理应核心人物必须到场。如果没有登堂入室,那又究竟是谁的问题呢?
这是管理上的漏洞呢,还是真的是故意冷处理?
我认为很多时候,人功劳太过突出反倒成麻烦。有些观念持久以来认为如同小C助手体会到的一般,该现象级人物对公司而言既可视为资产亦可负担。他那巨大的流量,即使其他人在工作中有所成绩,也往往难以获得应得赞誉。
换句话说,公司内多少人在私底下酸言相向:“不过如此!如果不是资源支撑,他能够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吗?”嫉妒、内卷,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哪个大型企业逃脱不了的问题所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权利及业绩分配产生的不平等根源都是这些潜伏暗涌,与资金运作密切相关。
尽管通过收益改善生活,但话语权一直无法合理匹配,再者即使收入丰厚,如果负责公司的管理人员感觉其势头较强,却疏于协调各种关系,从而导致尴尬四处蔓延,自然而然矛盾终将爆发。因此简言之,公司文化氛围以及组织结构直接影响个人评判英雄或累赘身份。当看到类似于此,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考虑这样一种现象不仅仅发生某单一家机构,更关乎整个行业生态规则,每间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情世故——表明规矩,同时展露出真实内涵。
您怎么看待,比如万千目标里的代表性个体为何最终走至今日遭遇围困局,大红人与团队之间孰轻孰重种种错综复杂关系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