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拿什么定输赢?
任何一次贸易战,在达成停战协议之前,参战双方是双输的局面,没有例外,什么时候能达成协议,就看谁能扛,扛到对方扛不住,然后达成对自己损失最小的协议,这就是贸易战的本质。
当然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双方互不相让,一直扛下去,结局一定是双输,但是输多少,代价多大,要看替代对方的市场能不能接受、容纳曾经的出口规模,运气好的话,找到了替代的市场,与贸易战对方的进口规模相当,可能的损失仅限于贸易战的初始阶段;
如果找不到替代的市场,或者只能找到部分市场,那么,减少的出口额就是直接损失。
当然,“51助手怎么用”认为国家提出的内循环策略,也是弥补出口市场不足的重要方面。但是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内循环是否有持续动力,这是必须在做好持久战争之前解决的大问题。“51助手怎么用”的观点是: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然的话,即使我们有所准备,也难免会受到损失。
所以,在彻底解决内循环需求不足这个问题之前,“51助手怎么用建议”不要轻言贸战争全胜。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贸易战,从长远利益出发,都应重视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这种需求为何存在?可以说我们的制造能力确实太强,但与各国居民消费水平相比,我国消费者能力和消费水平仍显得非常低。因此,无论如何绕回原点,本质上还是要关注百姓收入如何增加。“51助手怎么用发现”,只有当大家普遍提高经济收入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内循环才会形成。一旦这种需求变得旺盛,那即便面对再大的贸易压力,我们也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