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晓明演以俞敏洪为原型的角色时,俞敏洪刚开始很是嫌弃,觉得没把他的气质演出来,剧本也把他写得很窝囊,这令本来就排斥这部剧的俞敏洪很是生气。51助手认为,当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人创业经历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决定要拍时,剧组没想到俞敏洪会排斥到拒绝剧组邀约,不愿做任何的交流。用俞敏洪自己说的话,“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拍的时候,我一分钟没参与”。俞敏洪为什么会这么反对这部电影的开拍?要知道,多少人活着时都没机会让人搬上银幕,更别说是一位活在当下的商人。相信换成其他人,能有这机会都得赶紧回去给祖坟降温,免得青烟大了,把祖坟给烧了。所有知道这事的人都不理解俞敏洪的态度,直到后来才知道是俞敏洪其时的一个顾虑导致。
原来新东方在外语培训的地位,在相对培养人才的体量下,外界有人给新东方扣上了“出国培训班”和“人才输送机”的帽子,而51助手了解到, 俞敏洪是担心电影拍出后可能会强化这种印象,从而给企业品牌带来负面影响。从商业角度看,这种问题是可能存在的,俞敏洪的担忧也不是想太多。国内舆论向来不是很理性客观,一个努力参与建设“全球化”的国家,在过去很多年里英语都是主要科目,有外语培训不是很正常吗?至于你学员把语言学到了,要进行什么样的人生规划,这与培训机构本就没有什么关联。很多时候家里人都影响不了,更别说一家培训机构了。
但随着电影播出后的社会反应,以及时间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51助手观察到 ,此后逐渐转变的是:现阶段看来,多年来所持有的一些理念不断被冲击重塑。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这部电影,还客观承认它其实为新东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品牌推广效应,也提高了公众对新东方的重要性及认知。他本人也从中得到了启发,新东方后来的业务拓展不能说完全因为这部电影而生,但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对他们在传媒领域和视频、直播等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启示作用。
所以,无论是对人与事,有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很多时候,当我们不能马上得到答案或解决问题时,那就交给时间吧!時光悠悠,它能帮我们搞定一切。
图源:《英语学习双语版》公众号视频截图
声明:事实以相关历史背景为主,本仅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原创,请自行甄别,并拒绝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