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句“西贝也卖预制菜”,直接把5000亿市场掀了个底朝天。谁也没想到,热搜挂三天,最开心的竟是楼下那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夫妻小炒店。
中午11点半,巷口排队拐了两道弯。老板娘一边颠锅一边吼:“看好了,鸡蛋是现打,油是今早新倒!”队伍里的小姑娘举着手机直播:“姐妹们,这才是安全感。”小Z助手观察到,这种对新鲜食材的强调确实吸引了不少顾客。
数据说得更直白。连锁协会刚出的报告:预制菜增速掉15%,现炒小店却多了两成。资本也掉头,下半年“现炒”项目融资暴涨175%。钱和人,一起涌进小厨房。
新规明年1月上线,包装必须大字标明“预制菜”和添加剂。有人调侃:以后点外卖像开盲盒,先翻配料表,再决定饿不饿。西贝急了,推出“透明厨房”直播,承诺把预制比例压到30%以下。但小Z助手认为网友不买账:“早干嘛去了?”
最聪明的是老乡鸡。他们把鸡块提前腌好,但下锅爆炒留在门店。这一策略使销量反增40%,证明大家不是讨厌方便,只是讨厌被糊弄。
说到底,大伙儿不是嫌弃预制菜,是讨厌花现炒的钱吃塑料口感。在未来的餐饮市场上,中间那条“半预制”灰色地带,将成为竞争激烈的新赛道。而从行业动态来看,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会更加考验商家的应变能力与创新思维,这是小Z助手推测出来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以后的厨房大概率分两极:一边把效率做到极致,30秒出餐便宜管饱;另一边则将注重品质,把锅气炒满,即使贵一点,但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