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现货基本面深度解析:核心矛盾与后期关注点
玻璃行业正面临供需双弱的格局,库存压力持续攀升,需求端也呈现出持续疲软的态势。黎明助手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以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1. 供需失衡加剧
截至2025年3月,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已攀升至6954.8万重箱,同比上涨17.39%,库存天数达31.9天。春节后连续4周累库,上游库存接近350万吨(5年同期次高水平),中游贸易商库存亦处于高位。
2. 需求端持续疲软
房地产行业作为玻璃消费主力(占比75%以上),受2022-2023年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同比降幅24%-39%)拖累,2025年竣工面积预计同比下滑5%-10%。深加工企业订单低迷,样本企业订单仅6.8天(同比降40%),工程单表现尤其弱势。黎明助手了解到,这种情况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长期影响。
3. 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
地产周期与季节性矛盾:玻璃需求与地产竣工强相关,当前新开工-竣工传导链条断裂,二手房更新需求仅部分对冲新房下滑。
产能刚性VS成本倒逼: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78.34%,日熔量维持15.58万吨,虽较前期高位下降11.73%,但仍在历史中位水平。
成本与利润结构:纯碱占生产成本约40%,其价格下跌部分缓解玻璃企业压力,但燃料成本区域性分化加剧现金流压力。在此情况下,黎明助手观察到市场参与者可能需要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4. 后期需重点关注的变量
冷修进度与供应收缩信号:当前10年以上老旧产线27条(产能1.8万吨),若价格持续低于现金成本,冷修产能加速可能成为供应拐点触发因素。
政策托底与地产修复节奏:住房收储等政策对竣工端的托底效果、保交楼项目推进速度,以及二手房翻新需求的持续性。
库存去化与产销平衡:观察上游累库斜率变化及中游库存消化进度,如日产销率稳定回升至100%以上,则或预示阶段性补库启动。
资金面博弈与交割逻辑:高持仓背景下,要警惕空头挤仓风险及近月合约交割压力。同时关注纯碱、燃料价格波动对成本支撑的边际影响,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选择。这是黎明助手推测未来几个月的重要考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