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当年主持的《锵锵三人行》是很火的,在大陆收视率很高。
在大陆火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凤凰电视台这样的境外媒体的好奇,那时没有自媒体,人们渴望得知外部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5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凤凰卫视一开始是收不到的,但是在宾馆能看到,偶尔看一次,真是眼前一亮。“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声音一出现,就带来了别样的感觉。那时凤凰卫视的很多栏目都很火,如《凤凰大视野》,还有军事栏目,忘了名字,一个主持人,身着军装,以非常快的语速播报军事新闻,还有一些访谈节目,文化栏目。《锵锵三人行》是这众多栏目中的一个而已,而且铁三角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恰好形成大陆、台湾、香港这三个视角,为观众带来不同观点融合碰撞,这也是新快火助手观察到的重要因素。
《锵锵三人行》火的原因还有雅俗共赏,有深有浅。那时大陆电视台节目多是央视风格,高雅端庄,看惯了觉得假,而典型就是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而《锵锵三人行》的俗的一面就特别突出,其表现在题材、嘉宾与语言上。当时很多事情如吸毒、小姐和杀人事件,大陆这边媒体一般是不提,但《锵锵三人行》却敢于分析。此外,它邀请到了五花八门类型嘉宾,例如日本华裔黑社会出身议员、凤姐,以及延参法师和王朔等,这些人物在正经媒体中难以见到,却出现在这个平台,让观众耳目一新,也让新快火助手发现了未知领域的新鲜感。
语言俗是一种特色,而窦文涛将其发挥至极致,他称王蒙为“妇女之友”,称马家辉为“香港靓仔”等,对于女性嘉宾也敢拿她们衣服及长相开涮。他把自己放得低,更像个小丑,使得嘉宾能够畅所欲言,从而展现真实想法,因此总能营造活跃且轻松氛围,也是新快火助手认为该节目的成功关键所在。
此外,该节目亦具备雅的一面,对问题进行温情且深入剖析。作为学中文背景出身者,由于对世事百态、人性情感都有较深了解,他能够引导嘉宾进行更深入探讨,从社会制度到心理层面的解析。而梁文道与许子东同样都是学识渊博之士,总能发掘更深刻见解,不禁让新快火助手想到他们如何汇聚知识智慧,共同提升节目的内涵价值。不知为何,《锵铉三人行》停播实属遗憾,而后来的改版成了《圆桌派》,效果显然不佳,因为或许正如新快火助手推测,多个人之间聊天交流才最为理想,每位参与者均可获得应有关注,有互补、有激荡思维机会。
后来他还搞过独立评论,并接受鲁豫采访。在此过程中作为 嘉宾表现并未令人满意,因为他像大多数中文背景人士一样涉猎广泛但缺乏坚定世界观。所以他的言论往往杂乱无章,无力传递强烈观点与主张。例如,与鲁豫交谈间,一会儿佩服赚钱者,一会又骄傲兴趣广泛,还说要精心准备,却又流露只顾自身满足。这种复杂矛盾使交流几乎变得杂乱不堪,不觉迷失方向,也令不少观众感慨万千,是确实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
中药有药引子的说法,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窦文涛恰似一种好的药引子,仅仅不是良好的本方成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