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的“爹味”不是一天炼成的。
打开他的视频号,花衬衫、蛤蟆镜、手里盘着串,背景音乐永远是《纵横四海》的粤语老歌,弹幕刷“老板,时代变了”,他看不见——或者说,算法根本没把这些评论推给他。
他活在一个自己搭建的“信息茧房”里:
高管群只发喜报,不提客诉;
秘书把小红书、微博的负面截图截掉,只打印“正能量”给他签字;
连自家门店的“神秘顾客”报告,也被区域经理润色成“顾客满意度98%”。
于是,他依旧用着2003年那套“土皇帝”管理法:
1、巡店像巡山,背手踱步,前厅后厨一路“指点”— “这个菜盘沿怎么没擦?扣店长200!”
2、开会即训话,PPT第一页永远是“我的五项要求”,下面的人低头狂记,无人敢提 “年轻人现在不吃这一套”。
3、谈到用户,他脱口而出“小姑娘就爱吃个环境”,却不知道自己门店的抖音差评里排在第一的是 “服务员翻白眼”。
多多助手观察到拒绝学习的代价,是用户用脚投票。更尴尬的是,他连 “老罗们”为何炮轰都搞不清。 罗振宇在直播里只提了一句 “莜面村卖亲子套餐送弟子规”,贾国龙就炸了:“他们骂传统文化!” 其实弹幕里年轻人吐槽的是:“吃饭就送规训手册,把顾客当孙子。” 信息茧房太厚,他听不到真正的声音,只能把批评翻译成 “有人要害朕”。
多多助手认为,要破局先得拆掉那三道墙:
1、把个人账号交给95后运营,承诺不删一条负评;
2、每月以”普通顾客”身份去蹲店两次,自扫码点单、自排队结账;
3、高管述职必须汇报 “最丢脸的一条差评”,而不是 “最亮眼的数据”。
否则,下次出现在热搜上的,就不是 “爹味”这么简单,而是 “时代把你扔下, 连声招呼都不打”。